十年同行,感恩有你|UWA 十周年成长记

十年同行,感恩有你|UWA 十周年成长记

“十年前,我们只是想试一试”

----侑虎科技 CEO 张鑫

引言

一场意外的创业之旅

2015年8月2日,几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挤在16平米的办公室里,开始了UWA的创业之路。那时的我们,甚至没想过能坚持多久。

“如果一年后做不成,就回大厂上班。”

然而,十年后的今天,UWA不仅活了下来,还成为了游戏行业性能优化领域的标杆品牌。从最初的“驻场深度优化”单一服务,到如今覆盖性能分析、自动化测试、线上监控的全套解决方案;从32款测试项目到服务超1万款游戏;从无人知晓到“行业内几乎没有资深程序员没听说过UWA” - 这十年,是UWA的成长史,也是与无数开发者并肩前行的故事。

十年回望

那些值得铭记的里程碑

1. 从16平米到行业标杆

  • 2015年,UWA的第一间办公室仅16平米,最多时挤了10个人。
  • 2016年,www.uwa4d.com 主站上线,提供游戏性能诊断与优化服务。
  • 2020年,团队搬迁至更大的办公空间,人均面积已不止16平米。
  • 2025年,UWA的服务成为行业性能优化领域的“隐形冠军”。

2. 第一款项目,竟是《王者荣耀》的前身
2015年8月,UWA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一款名为《英雄战记》的游戏。经过优化后,这款游戏在当年底重新上线,并更名为《王者荣耀》。

“当时我们用的测试设备还是红米2,谁能想到,我们的‘首作’后来成了国民级游戏?”

3. 从“无人知晓”到“行业标配”

  • 2015年,行业里几乎没人知道UWA。
  • 2025年,UWA的工具已成为众多大厂和中小团队的开发标配,每天处理大量性能报告,回答来自开发者的技术问题。

为什么是UWA?

十年的坚持,答案只有两个字

“我们的产品真的最好吗?” - 未必。
“我们的技术最强吗?” - 行业里比我们厉害的大有人在。
“那为什么我们能走到今天?”

答案只有两个字 - 利他!

  • 上万次技术问题解答:无论是微信群、QQ群,还是社区,UWA团队坚持每天回答开发者的疑问。
  • 上千篇技术博客:十年间,UWA输出了大量免费技术内容,帮助开发者少走弯路。
  • 300+门线上课程:从性能优化到引擎底层,UWA学堂成为行业学习的重要平台。
  • 8届UWA DAY技术大会:从2017年至今,UWA DAY已成为行业技术交流的重要盛会。

“我们硬生生把用户变成了客户,又把客户变成了朋友。”

十年技术沉淀

三大产品线如何助力开发者

1. GOT Online & Pipeline:让性能优化更简单

  • 2022年商业模式升级后,测试报告数量每年增长50%,2025年预计突破20万份。
  • AI报告解读:即将上线的新功能,可自动分析性能瓶颈,并提供优化建议。
  • Pipeline自动化测试:2025年预计处理超6万份测试报告,AI助手让流水线搭建更便捷。

2. Gears:持续免费,助力行业技术普惠

  • 子线程分析:帮助开发者定位卡顿、发热等问题的根源。
  • Vulkan支持:适配越来越多转向Vulkan的项目需求。
  • AI+本地工具结合:未来将支持自然语言指令控制测试流程。

3. GPM:线上性能监控,让问题无所遁形

  • 6.5亿小时数据采集,337亿次性能问题分析。
  • 卡顿帧分析:直接定位玩家体验卡顿的具体代码堆栈。
  • 大R玩家专项监控:帮助运营团队重点关注高价值用户的体验。

未来十年

AI如何改变性能优化?

“AI不会取代开发者,但会让优化工作更高效。”

  • AI报告解读:自动标记性能问题,提供量化优化建议。
  • AI问答机器人:解答技术问题,甚至结合具体项目给出针对性方案。
  • AI自动化测试:用自然语言指令完成流水线搭建和测试任务。

我们的目标很简单 - 让性能优化门槛越来越低,让更多团队能专注创作,而非纠结技术细节。

结语

世界上没有神话,只有朴素的道理

十年前,UWA的创始人们挤在16平米的小屋里,没想过能走多远。

十年后,回望这段旅程,最深的感悟来自美团创始人王兴的这段话。

这十年,UWA的故事,正是这些朴素道理的印证。

下一个十年,期待继续与你同行。

全文截选自 侑虎科技CEO 张鑫

于UWA DAY 2025大会上的主题演讲